不知不覺喜歡上陳寧的文字,在讀完《風格練習》後。找來了《八月寧靜》,在誠品。讀著跟《風格練習》裡,不怎麼相仿的文字,在簡字書店裡,找不著《六月下雨,七月炎熱》這本她的簡字書。問了兩間獨立書店,也問不著。是因過分暢銷,導致缺書?還是因為其他因素?有點討厭找不到書的感覺。

也沒一定讀那麼快,會輪到讀這書,但就是想找到它,等時間、等氣氛,在六月、在七月,閱讀。

A讀《風格練習》說陳寧的字是讀過張愛玲的字,是與她同年代的字。我沒讀張愛玲,除了《色戒》,為了電影、為了李安讀。佩服李安,《斷背山》說得精采、《色戒》更是讓人一看再看,老是記起佳芝對著易先生說著:「快走!」那幕,瞬間就會落入那個氛圍裡,學著她說。那時想找張愛玲的書來讀,發懶,沒讀成。倒是幾年前看《她從海上來》時,還買了胡蘭成的書,也沒讀,擱著,覺得躺在那裡的書總有一天會讀。

不過那些書,還是躺在那。若買回《六月下雨,七月炎熱》可在六、七月讀,那胡蘭成的,要待何時?

讀陳寧,每天夜裡。《八月寧靜》的篇幅比《風格練習》來得長,也來得比較遙不可及,是法國、是巴黎。生活的距離遠了,讀起來的想像大了,隔閡也多了。不過,能夠假想聽一個朋友說那些事,好像也不是大奇怪的事。只是當提起的,是那些只得在書架上看見的作者名,她卻那麼近的談論著,就有些不真實。特別是在那之後,我拿了馮內果的《沒有國家的人》讀,就更覺得虛幻。

尤其是《沒有國家的人》的作者簡介上寫著馮內果是依舊健在的作家。更教人不知身處何年何月。時空有些錯置。

馮內果07年離開這個世界,也算是那年文壇的大事之一。想著,若是陳寧寫著葬在蒙帕納斯墓園的沙特和西蒙波娃,以及後來的蘇珊桑塔格,那麼有一天誰的文字裡,必定會提到馮內果,但不知道會是誰。

不管是誰寫都無所謂,我只想找到一本《六月下雨,七月炎熱》。至少,讓我在七月結束之前找到。但其實,我只需要跟朋友說聲,就有人寄來。就當是小小的抱怨,南方無法買一本簡體散文集,特別是該死的、號稱簡體字書的書店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換日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